近日,福建医院急诊科接诊了突发高血压急症的患者老孙,经过一路心肺复苏和到院后的紧急治疗才抢救过来。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接受治疗的患者能把血压管理达标的也不多。在此背景下,患者如果遇上应激事件,或突然停药等,很可能出现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需重视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表示,当血压在很短的时间内急剧升高,通常收缩压大于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毫米汞柱,且伴随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称为高血压急症。当然,如果血压过高,比如收缩压不小于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不小于毫米汞柱,这时无论是否伴随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都属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很常见。《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显示,急诊患者中,怀疑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约占5%,确诊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占0.17%—0.2%。在高血压患者中,1%—2%可能发生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需要重视。
五大诱因要避免
患者发生高血压急症,常常是有诱因的。具体来说,引起血压急剧升高的常见因素有五种。1.最常见的是停用降压药或未按医嘱服用降压药。2.服用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比如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可卡因、安非他命等。3.遭遇严重外伤、手术或急性疾病,比如急性疼痛、急性感染等。4.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5.未管理好其他危险因素,比如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等。
如果患者存在以上诱因,且伴有明显的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拨打寻求帮助。
通常需输液降压
血压急剧升高会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但控制血压并非越快越好,也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在1小时内使平均动脉压下降不超过治疗前的25%,在随后的2—6小时将血压控制到比较安全的水平。要根据不同的疾病来设定降压目标,一般为/毫米汞柱左右,患者病情稳定后,在24—48小时内再将血压控制至正常范围。为了精确地控制血压,通常需要采用半衰期短的降压药物进行输液降压。据《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