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微波炉的传言最近再度出现在
微波炉的谣言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微波加热会改变食物分子结构,导致免疫力失调甚至致癌。
对电磁学有深入研究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包家立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微波炉加热是通过交变电磁场使极性分子(如水,蛋白质等)发生极化,也就是分子极性的方向交替变化,从而达到加热目的。食物中的分子大多数是极性分子,在交变电磁场中会产生热量。
“食物分子在极化过程中,并不发生分子分裂,不可能产生其他的分子”,包家立说,微波加热食物不可能产生致癌物质,食物的营养价值也不会丢失。
还有传言称,“曾有护士为急救病人,使用微波炉加温血液,一输入体后病人立即死亡。医院严格规定,绝不可使用微波炉去温热血液。”
事实上,在年美国曾发生过真正的微波炉加热血液事件,但这并不是因为微波炉加热方式改变了血液成分,而是由于加热不均匀发生急性溶血反应造成的事故。
包家立教授说,目前医学界并没有禁止使用微波炉加热血液的规定。不过微波炉可使物质超过37度,血细胞一旦受热过度,会失去载氧功能和生物活性甚至死亡,所以不用微波炉加热血液。
医院的齐姓护士介绍,给患者输血时一般不加热,如遇到紧急输血或输血量较大时,会有专门的血液加热器来温热。
传言2:国外都不用微波炉?
真相:我国每年出口数千万台
微波炉的传言被不断加入新内容,如“德国人不用微波炉”、“微波炉国家安全标准要比国际标准宽松”。
“这谣言传了好几年了,每隔几个月就会改头换面重新传一遍。”格兰仕企划部部长游利敏对新京报记者说,像德国是格兰仕在欧洲销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出口量达多万台,市场占有率和保有量很高。
事实上,海外市场已成为微波炉产业的重要环节。新京报记者查询3年来微波炉出口数据,其供应、销量要超出国内市场3-4倍。中国产业信息网显示,仅年我国微波炉总产量万台,出口量达万台。
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智成介绍,我国执行的微波炉安全要求标准非常严格,高出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国际标准,比如微波泄漏限值就更严。
*智成说,“微波炉所产生的微波频率为MHz,波长约12cm,而微波炉门上观察窗的金属孔洞直径不超过0.3cm,门封配合缝隙不超过0.5cm,理论上说微波不可能从炉门‘穿’出来。”另外,阻止微波泄露主要靠炉门结构上的抗流装置。从最近几年试验和国家质量抽查看,我国市场上的微波炉的微波泄漏都远远小于国标限值。
包家立教授也表示,消费者无需担心辐射。
很多人家里都有微波炉,微波炉作为日常热饭、烧菜必不可少的厨房好帮手可谓是功劳不小。然后一直有人在担忧一个问题,微波炉确实很好用,烧菜热饭的过程中为大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是安全性真的有保障吗?加热食物的过程中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吗?孕妇可以使用微波炉吗?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人都对微波炉避而远之,有些人甚至打开开关热食物,然后再迅速撤离,躲得远远地,避而远之。
微波炉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带着这些问题,编辑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微波炉到底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微波炉到底有没有危害?一直听到有人说,微波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食物的营养价值也会跟着流失、微波辐射会导致脑损伤,那么这种说法真的科学吗?竟然这么夸张,可以导致脑损伤?先别自己吓唬自己,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微波炉的微波,到底是一种什么波。
微波到底是一种什么波?怎么加热的?
微波是指频率为0.3GHz-GHz的电磁波,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而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那么微波炉为什么可以加热食物?
通常食物中都含有水和其它极性分子,微波炉在工作状态下电磁波每秒钟要转二十几亿圈,水分子们以这样的超高速跟着旋转,自然也就“浑身发热”,温度在短时间内自然急剧上升。而非极性分子,例如空气或某些容器,就不会被加热。那么为什么我们平时加热食物的时候感觉容器也热了?这是由于食物被加热了,器皿是被高温的食物给“烫”热的。一旦微波停止,旋转电场消失了,水分子们也就安静下来,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并没有被微波改变。
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吗?
由于微波是一种辐射,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它会致癌。有些医院拍X光片时,门上面都有请远离辐射的字样。其实这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收音机、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
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低。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频率介于它们之间的微波也不会致癌。其实这里所说的“辐射”,指的是微波的能量可以发射出去,跟X光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是完全不一样的。X光虽然也是电磁波,但是其频率比微波高得太多,因而能量也高,而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粒子,所以它们能让生物体产生癌变。微波能量被食物吸收后会转化为热力,不会令食物带有“放射性”或受“污染”。
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
其实日常生活当中,手机、电视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会产生无线电波。微波炉的危害横向比较的话,就和电脑辐射,手机辐射是一样的道理。而且微波炉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手机和电脑,它产生的危害其实比常年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危害要小的多。
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为辐射而担心?我们首先要知道,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电离辐射的能量可使原子和分子电离化,而低能量的非电离辐射则不会。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显示,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不足以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而过强的电离辐射可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危害较大。微波炉就属于非电离辐射,所以对于使用微波炉会导致大脑损伤等夸张问题,可以不必那么小题大做。
生活中到处都是辐射电磁辐射三大要素:1、辐射源的强度;2、受辐射的时间;3、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最主要的是,电磁辐射还有一个累计的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我们平时使用微波炉,肯定不会像手机一样随身携带,一天都不离手。也肯定不会像电脑一样频繁的长时间使用,大部分人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超过6小时以上。而对于微波炉的使用,一天之内能使用2次已经算次数多的了。通常我们在使用微波炉的时候,一般也不会傻傻的紧贴着微波炉,大多数人把食物放进微波炉后,就去干别的事情了。等饭菜热好了,再过来拿。所以对于微波炉造成的辐射危害简直微乎其微。相比那些低头*手机族、游戏族来说,微波炉辐射的伤害要小很多。
举个例子,一张图告诉你为啥不要担心。反而要多加小心身边电器的辐射。
常用电器电磁辐射量对比图
由图可知,微波炉、吸尘器、无绳电话的的电磁辐射量均在μw/cm2左右,你们平时可害怕打个无绳电话就容易导致脑癌?或者使用吸尘器的时候,感觉特别恐慌,会觉得受到强大的电磁辐射?肯定没有吧,既然微波炉、吸尘器和无绳电话都是同等级的电磁辐射量,那为什么单独把微波炉拿出来说事呢?难道就因为微波炉的工作原理要用到微波,带上“微波”两个字就瞬间觉得有种“生化武器”的感觉,就觉得会危害健康?其实,微波炉和吸尘器都属于短时间内工作的家用电器,我们使用微波炉的时候一般也不在微波炉附近,而吸尘器的使用确是贴身的,那我们是否要为吸尘器的电磁辐射而恐慌?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的确要比普通的小家电或者大家电的电磁辐射高,由于微波炉工作原理本身就是利用电磁波,难免会有电磁辐射产生。但是要说这些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导致癌变,或者损伤之类的,确实小题大做。按累积效应来算,每天只是使用了十分钟的微波炉,和每天面对电脑工作8小时的上班族来说,电脑的电磁辐射量要远超于微波炉。
如何正确使用微波炉?
我们平时在使用微波炉的时候,只要注意以下三点,即可避免辐射。
使用时尽量远离微波炉,孕妇尽量不要靠微波炉太近。其次,尽量购买合格的微波炉产品,保证产品没有破损,微波不会泄露。使用正确容器来装加热物体,避免发生彭爆现象。
微波炉注意事项微波辐射虽然有危害,也不要过分紧张,也别小题大做。只要您合理选择,使用防护得当,就可以充分享受到高科技带给您的舒适生活。
背景说明:
微波炉危害谣言始末近日,一篇名为《微波炉厂家打死都不说的惊人秘密》的帖子又在网上传播,声称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微波炉烹调食物会导致营养流失等危害。其实早在几年前,网络上已经有不少关于微波炉致癌说的谣言。中新网、人民网、网易、新浪等媒体以及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等网站都进行了辟谣,粉碎微波炉危害谣言。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博士也发布博文称微波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年初,微波炉谣言又死灰复燃,在朋友圈疯传。对此传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微波炉加热食物不但不会破坏营养,反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保留。年5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微波炉的秘密》为微波炉正名,粉碎微波炉致癌的谣言。还邀请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张国刚,专门测试了微波炉的辐射。结果显示,微波炉的辐射值为毫高斯,小于人体承受范围.3毫高斯内。专家介绍,一般微波炉都有防护措施,减少辐射值。以美的微波炉为例,美的微波炉设有防护措施,因此它向外泄露的辐射值微乎其微。并且我们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产生的是电磁辐射,而电磁辐射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通的辐射种类,它穿透力极低,不会危害健康,更没有研究说明其会致癌。而食物本身无化学变化,不可能产生致癌物。《焦点访谈》记者调查发现,网络上关于微波炉危害的谣言纯粹是虚构,是营销公司虚构的养生信息,目的是为了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