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国粹
发挥中医药优势展示中医人风采
年起,原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特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年的宣传主题为:知晓您的血压。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
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吸烟;运动过度或运动不足;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其他因素。
其中,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全球平均食盐量成人每日10.3克、我国居民每日盐摄入量平均达到10.5克、我省在13.4克左右。其实人体每日对盐的需求不足3克,高盐饮食是世界性一个大的公共卫生的问题,各国卫生组织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逐步的把食盐量降下来,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高血压诊断标准
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血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提倡使用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有规律的家庭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读数≥/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
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尚处在较低水平,存在“三高”“三低”“三不”现象。即:
高患病率、高危害性、高增长趋势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患者普遍存在
不长期规律服药、
不坚持测量血压、
不重视非药物治疗
全国高血压调查,知晓率46.5%、治疗率41.1%、控制率13.8%,我省分别为68.4%、47.8%、31.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2%,患者人数约2.7亿,每年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加大高血压防治水平,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高血压的预防
坚持运动
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快步走、太极拳、游泳、家庭劳动、园艺劳动等。
限制食盐摄入
高盐饮食显助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多吃蔬菜和水果
少吃快餐
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限制饮酒
倡导成人理性饮酒。
戒烟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医院国医堂开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
穴位贴敷特色
根据对中医病机及子午流注(时间医学)研究,贴敷肝俞与肾俞,利用药物的透皮吸收,及磁场作用,有助于改善肝肾两经的功能,使失衡的阴阳趋于平衡。其特色如下:以祖国医学的时辰医学的理论,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穴位。
针对主要病机
通过贴敷肝俞与肾俞两穴,调节阴阳平衡。药物透皮吸收与磁场治疗相结合,提高其临床疗效。
适应对象
可以作为下列对象的治疗措施之一。
1.轻度(一级)高血压,属于低危,希望采用非药物治疗。
2.高血压患者有多种降压药物不能控制血压。
3.因为其它疾病使用药物有禁忌症者。
4.处于更年期前后,血压波动大,用药调整困难者。
使用方法
有以上四种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穴位贴敷以提高疗效,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每个疗程5天,每天贴敷20-24小时,如果无皮肤敏感者,可以两天换一次。连续治疗2-3个疗程。
穴位贴敷
医院国医堂根据高血压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配比中药验方:
1、清肝散,治疗肝阳上亢
2、明目散,治疗高血压视物模糊
3、眩晕散,治疗高血压头晕
4、吴茱萸散,治疗肾原性高血压
咨询—
医院科室电话簿急救:
眼科:—
儿科:—
骨科:—
外科:—
皮肤科:—
耳鼻喉:—
即报处:—
碎石科:—
肛肠科:—
口腔科:—
肝病科:—
疼痛科:—
国医堂:—
康复科:—
妇产科:—
心内科:—
神内科:—
呼吸内:—
肝胃科:—
放射科:—
糖尿病肾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