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见于中老年,起病隐匿。初期很少有症状,约半数患者因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测量血压后,才偶然发现血压增高,不少病人一旦知道患有高血压后,反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神经症样症状,诸如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多梦、易激动等。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5%~10%;常见病因为肾实质性、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由于精神心理问题而引发的高血压也时常可以见到。
高血压危险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升高,患病率随之升高。且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也增高,每增加10岁,患脑卒中的几率增加1-4倍;
吸烟:吸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饮酒:过量饮酒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
饮食:高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
血脂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高血压;
超重和肥胖: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因素;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血糖正常人的10倍以上;
缺少体力活动:脑力劳动者患病概率高于体力劳动者;
遗传性:家族史中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险。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
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对因治疗即治本,从源头上防止高血压,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明确病因,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方法。
戒烟限酒,控制血糖;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多食高纤维膳食。
多吃水果、蔬菜;经常运动,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通过减轻体重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等。
降压注意事项
降压要平稳,药物开始用小剂量,逐渐递增,调节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对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mmHg降至mmHg以下,收缩压在-mmHg之间者使之降低20mmHg。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误区一:间断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长期有效的治疗对达到治疗目的—保护靶器官是必须的。很多患者血压高了就服点降压药,稳定了就不再吃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误区二:单纯依赖药物,不做综合治疗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因此治疗高血压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误区三: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高低
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的血压很高,但却没有症状。误认为只要没有不适感觉,血压就一定不高。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建议至少两次。
误区四:只顾服药、不顾效果
高血压的病因比较多,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方法,否则就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建议初服药者,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种类、服药次数,将血压降至较理想的水平。
医院专家介绍
靳九斤内科主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多次参加省级进修、培训与研讨,发表本领域医学论文十余篇。擅长内科各疑难病症,包括:脑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各种消化道疾病有独到见解。医院开设科室
外科、骨科、内科、妇科、疼痛科、康复科、检验科、影像科、放射科、麻醉科、医学美容您的健康之路泽华常伴左右
院址:临汾市滨河西路西华名邸F座(15路公交车马站路下车即是)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