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一、高血压的症状和并发症:
高血压早期可能没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很多病人是通过体检或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发病才得知的。头痛,是高血压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一般是太阳穴位置搏动性跳痛,严重时有炸裂样剧痛。头晕,也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症状,常在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或在劳累、精神紧张后出现。高血压导致的头晕并非天旋地转型,患者常有头部闷胀、脚踩棉花的感觉。心悸,也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症状,常在运动或情绪波动后,出现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的现象。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鼻子出血、牙龈出血也是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并发症:
如果发生在大脑,就是脑梗脑溢血,也就是中风;
如果发生在心脏,很可能是心脏肥大、心衰;如果在肾脏,也许就是高血压肾病、肾衰竭;如果在眼睛,恐怕就是高血压眼病、眼底出血……二、高血压的发病原理
1.遗传因素
2.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等。3.年龄因素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生活习惯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烟酒均可使血压升高。5.药物及其他疾病的影响三、高血压的危害
(1)对血管的损害: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血栓;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
(2)对心脏的损害: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
(3)脑部常见脑出血和脑梗塞。
(4)使肾萎缩,然后导致肾功能。
四、高血压的预防
“限盐低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平心态。”少盐饮食吃的盐多,血液里的盐含量就多,势必会锁住更多的水;水多了,血容量增加,直接导致血压升高。再者,高盐饮食也会导致血管硬化。低脂减少红肉、外卖、快餐、奶油蛋糕等的摄入。推荐:净食益寿羹、营养早餐多运动运动加速血液循环,血管收缩扩张的幅度会加大。长期保持运动习惯,会增加血管的弹性。戒烟限酒规律起居、良好心态
五、高血压病的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规律作息、控制情绪、调节心理.同时还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尤其在换季期间以及温差变化比较大的时间段,更应注意血压的测量。
2、遵医嘱用药:属于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高血压常用的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5大类,需要根据高血压患者自身血压情况,以及是否有靶器官功能损害,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一般可以单药治疗,也可以两药或者三药联合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当规律监测血压,密切进行门诊随诊,以便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另外,还应定期抽血检查,主要目的是观察是否有药物副作用,以及靶器官损害加重。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