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见:难治性高血压:新观点和治疗展望
董一飞
医院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hypertension,RH)是高血压治疗中较为常见并且棘手的一个临床问题。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出现损害,从而促进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既往指南中对RH的定义为使用3种降压药物(其中包括一种利尿剂)后诊室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仍有升高或者使用4种降压药物后血压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本篇综述最大的亮点是介绍了近期ACC/AHA指南对RH不同表型的定义,包括顽固性RH、可控性RH和未控隐匿性高血压,文中对RH不同分型的患病率、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临床医师需要重视隐匿性高血压的筛查,进一步降低后续的心血管事件风险。RH分型的细化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对RH全面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将真正难治性高血压和具有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RH从传统的RH中区别开来,推进临床医师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手段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综述对RH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一些进展进行了介绍,遗憾的是,鉴于目前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进展仍不足,因此综述中所提到的内容并不能够对现有难治性高血压诊治带来有实质意义上的改变。在RH诊断上,作者再次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药物依从性的提高对于疾病治疗的价值,但是,缺乏对药物相关RH,睡眠对RH的影响以及筛查高血压继发性因素的回顾分析。而这些内容需要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明确难治性高血压的各种潜在原因,并予以积极纠正和有效的干预,这一点应该早于降压药物的加量和联合。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以及肥胖、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增多,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处理应更加受到临床医生重视。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医护协作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率,注重继发性高血压因素的筛查,联合及足量使用降压药物,合理运用微创介入治疗等将是控制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聚焦Cardiovascular
心血管领域
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
学术交流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