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高血压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可能导致心、肾、脑等多个器官损害。国际著名杂志THELANCET发布的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系统性分析报告指出,年,中国有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如果能够治疗所有高血压患者,每年将减少80.3万例心血管病事件。[1]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血压测量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2]
目前,在临床诊疗、人群防治和科学研究中有3种血压监测方法,即诊室血压监测(OBPM)、动态血压监测(ABPM)、家庭血压监测(HBPM)。那么这3种方法有什么差别呢?
测量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家庭血压,怎么测?
●OBPM
OBPM一般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标准规范进行操作,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标准测量方式,常用台式水银血压测量计测量血压,若有条件,也可用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2]若OBPM≥/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3]
OBPM目前尚是临床评估患者血压水平、对高血压进行分级的主要客观依据。临床上制定诊疗方案时也常依赖于此。[2]
●ABPM
ABPM通常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操作,通过自动血压测量仪器完成测量,仪器则推荐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合格的动态血压计。[2]
患者需要在24h内一直佩戴动态血压计,期间动态血压计会以固定频次多次测量血压值,以便随时观察血压波动。频次一般是白天15~20分钟测量一次,夜间30分钟测量一次。[4]若白天动态血压≥/85mmHg,全天动态血压≥/8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3]
●HBPM
家庭血压测量一般是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自己独立或者让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若患者家庭血压≥/85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3]
这类血压测量方式还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血压的长期变异和降压疗效,有助于增强高血压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其治疗依从性。[5]
对比3种血压监测方法各有千秋
相比其他测量方式,OBPM不能反映患者24h的血压情况,只提供当时血压水平,然而血压具有变异性,仅通过一次测量血压确定患者的血压值可能会导致过多诊断"高血压"或漏诊隐蔽性高血压。[6-7]此外,OBPM时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患者通常存在警觉反应性血压升高的倾向。[8-9]
而ABPM克服了OBPM的局限性,测量24h、白昼、夜间和每小时的血压均值时不会产生白大衣效应或安慰剂效应,因此无观察误差和读数选择偏差,有助于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4]适合评估长时血压变异、昼夜血压节律以及降压治疗后24h血压控制状况,能较客观地反映患者24h血压的实际水平与波动状况,但ABPM依从性有待提高,尚未普及。
HBPM则可以监测常态下血压、获得短期和长期血压信息,且电子血压计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积极推荐所有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定期进行家庭血压,也建议医护人员尽可能培训和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血压,助力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3,10]
总体来说,OBPM可预测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及发生心血管病风险,但其预测能力可能不及ABPM和HBPM,精准度与依从性也较差。[8-9]因此,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条件者可在测量OBPM的基础上,可加测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11]
联合HBPM+ARB助力血压全程管理
在积极监测血压的同时,降压药物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国际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推荐:使用1次服药可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药物,且所用药物有充分循证证据可证实带来降压获益。[11]
目前临床常用降压药有: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II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这五大类药物的降压机制各具特点。[12]
ARB作为一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可选择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结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多种不良作用,从而达到降压目的。[13]
一项法国抗高血压联盟调查(FLAHS)显示,在例接受单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使用ARB、β受体阻滞剂、CCB和ACEI的比例分别为33%、25%、19%和13%,而收缩压/舒张压</90mmHg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3%、52%、68%和47%(ARBvs.ACEI差异显著,P=0.03)。这一结果表明,使用HBPM评估的单药降压效果以ARB最具优势。[14]
一项荟萃分析[15]评估了不同剂量下各类药物与安慰剂相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噻嗪类药物和CCB在半标准剂量时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但在标准剂量时通常引起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半标准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均会出现不良反应;ACEI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咳嗽,且不随剂量变化;ARB的标准剂量或半标准剂量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其安全耐受性是5类降压药物中最优(表1)。
表1随机试验中基于药物种类和剂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一项纳入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16]评估了几大类降压药物的治疗依从性和降压疗效。观察24个月的结果发现,长期服用ARB的患者依从性更好(ARB68.5%,ACEI64.5%,CCB51.6%,β受体阻滞剂44.8%,利尿剂34.4%)(图1)。
图1五大类降压药物的治疗依从性
此外,一项随访超过4年、纳入例高血压患者的研究[17]显示,接受ARB治疗的患者在第12和48个月坚持治疗的比例分别为67.4%和50.9%,均高于ACEI(60.7%,P0.01;46.5%,P=0.)、CCB(54.1%,P0.01;40.7%,P0.03)、β受体阻滞剂(45.6%,P0.01;34.7%,P0.03)和利尿剂(20.8%,P0.01;16.4%,P0.03),由此可见,ARB在5大类药物中依从性较好,持续用药率最高(图2)。
*P0.01**P=0.***P0.03vsARBs
图2不同类别降压药物治疗12和48个月坚持治疗的患者比例
目前ARB作为一线降压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18]相信HBPM的辅助下,积极测量血压,联合ARB,有助实现优质的血压全程管理。
小结
综合来看,OBPM、ABPM和HBPM各具特点,但相比OBPM,ABPM和HBPM测量更准确,且HBPM依从性更强。相信在HBPM的同时,联合ARB药物,可有效地降低血压,助力血压全程管理。
参考文献:
[1]Lancet,,():-.
[2]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6(15):-.
[3]中国心血管杂志,,24(1):25.
[4]JHypertens,,26(8):-.
[5]JHypertens,,21:-.
[6]CollAntropol,,33(1):65-70.
[7]Circulation,,(14):-.
[8]BloodPressMonit,,14(5):-.
[9]Hypertension,,53(1):20-27.
[10]JHypertens,,25:-.
[11]JHypertens.Jun;38(6):-.
[12]EurHeartJ.8Sep1;39(33):1-.
[13]J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Mar;7(1):3-14.
[14]AnnCardiolAngeiol(Paris).2Jun;61(3):-23.French.
[15]BMJ.Jun28;():.
[16]VascHealthRiskManag.;3(6):-.
[17]ClinTher.Dec;23(12):1-0.
[18]Stroke,,34(7):-.
VV-MEDMAT-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