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日,《高血压》杂志发表的一项孟德尔随机研究评估了18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行为与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甘油三酯水平较高、超重/肥胖、酒精依赖、失眠、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六个因素与高血压存在因果关联。
饮酒、睡眠、血脂、血糖等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人员从欧洲血统全基因关联研究中选择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喝咖啡、体力活动、睡眠时间、失眠、受教育程度相关的基因变异。
根据基因预测,甘油三酯水平和体重指数每升高1个标准差,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7%和4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每升高1个标准差,高血压风险分别降低12%和44%。酒精依赖者和失眠者的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0%和17%。
另外,饮酒量与睡眠时间可能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因果关联。每周含酒精饮料摄入量的对数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血压风险增加28%。与每天睡7~8小时者相比,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者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7%。
然而,空腹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咖啡摄入量、体力活动与高血压之间没有因果关联。另外,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可能受体重指数影响,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也没有确切证据证实吸烟与高血压之间的因果关联。
控制六个危险因素有助预防高血压研究者认为,调节上述六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可预防高血压,并最终减少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负担和死亡。
作者指出,该研究中得出的与高血压有因果关联的六个可控危险因素可能参与多种病生理过程。比如,肥胖被认为可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失调,这在血压调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内皮功能失调和动脉僵硬度增加有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则与动脉僵硬度呈负相关。失眠可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快心率、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睡眠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提示,除了需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外,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