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白大衣高血压知多少
TUhjnbcbe - 2021/1/14 6:50:00
白大衣高血压知多少

——民航医学中心谢菲

有些飞行员在体检中会面临这样的困扰,明明在家自测血压很正常,但是一见到医生就非常紧张造成血压升高,进而产生一系列疑问:我是不是真的得了高血压?需要治疗吗?该怎么治疗?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吗?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hypertension,WCH)”,是指患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

年欧洲心脏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中WCH的诊断标准为诊室血压≥/90mmHg,动态血压监测(arteria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所测24h平均血压/80mmHg,白天平均血压/85mmHg;或诊室血压≥/90mmHg,家庭自测血压(homebloodpressuremeasurement,HBPM)多次测量所得血压均值/85mmHg。

白大衣高血压需与白大衣效应(whitecoateffect,WCE)进行区别,后者是指患者在诊室内发生血压的暂时升高,高于诊室外血压的现象。

白大衣高血压在概念上不同于白大衣效应。白大衣高血压是一个质的概念,是指患者诊室内血压高于诊断标准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情况,而白大衣效应则是一个量的概念,可以发生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发生在正常人群和持续高血压患者。

目前白大衣高血压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可能与神经心理和代谢因素有关。白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产生应激和警觉反应,易出现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

国外有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对周围环境存在适应障碍,证明心理因素与白大衣高血压发生有相关关系。近期的许多研究提示了白大衣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等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白大衣高血压并不少见,其总体发病率约13%(波动范围:9%-16%),在高血压人群中发病率约32%(波动范围:25%-46%)。

白大衣高血压在飞行员体检中也比较常见,有研究显示飞行员中WCH发病率在17.5%-20%之间,以年轻人为主,其中20-30岁占比达70%。这可能与飞行员体检时面临着体检不合格无法继续飞行的压力,存在更加明显的精神和心理因素有关。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仍存在着一定的争论,目前针对白大衣高血压是否接受治疗,主要是看有没有靶器官受损,如果没有靶器官受损,这种情况密切随访就可以,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是合并有靶器官受损,比如有心脑血管疾病,肾脏以及视网膜疾病,这种情况就需要治疗,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还应该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降压、保护靶器官功能等药物治疗,及时纠正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异常,并定期随访。

被诊断为“白大衣高血压”也不必过于紧张,无需因此而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节,保持心态平衡,保持乐观的情绪,遇事不紧张,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可以与航医和体检医师多交流,了解白大衣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体检前一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体检时可在诊室外休息一会儿,进入诊室后可以与医生聊聊天,也可以听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缓解躯体应激反应,使自己慢慢放松下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逐渐克服见到穿白大衣的医务人员和血压计的紧张心理,积极泰然面对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肢体不能用力和乱动,保持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

随访观察在WCH治疗中非常重要。应当坚持自我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争取每年做一次动态血压监测,医院复诊,检测心脏、动脉、肾脏等靶器官的功能状态。

家庭自测血压应注意:测量前,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前30分钟不吸烟,不饮咖啡,排空膀胱,测量时坐在舒适的靠背椅上,上臂暴露避免衣物压迫,放置于心脏水平,双腿不要交叉,不要与亲友交谈,袖带大小合适,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常规袖带长22-26cm,宽12cm,上臂臂围大者应换用大规格袖带。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cm(约两横指),松紧合适,可插入1-2指为宜。首次测量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建议固定测量时间,可放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上床睡觉前)各测量2-3次,间隔时间1-2分钟。

同时应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

戒烟限酒;

限盐: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低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控制或减轻体重,保持体重在标准范围内;

加强体育锻炼,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本文源自《飞行员》杂志年第3期总第期

文章部分图片/视频源自网络,如对版权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飞行员》杂志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大衣高血压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