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典籍里是查询不到这个病名的,常常是以“眩晕”,“头痛”“中风”等词论述,这是高血压的症状,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形成过程很复杂,病因多且杂,时间线也拉得很长,不是一朝一夕高上来的。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高血压需要控制,需要降压,如果不加以控制,身体各器官都有可能受到遭到损害,还可能会诱发脑中风的发生。所以高血压患者平时除了听从医生指导之外,还需要自行掌握日常稳定血压的方法以辅助控压,医患配合才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高血压的人,生活中做好以下这8件事,效果可能比降压药还要好。
1.把控盐分摄入
中医讲“咸走血”,《黄帝内经》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吃多了盐,血脉淤堵,连面部的颜色都会发生改变。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钠摄入过多会使得人体的血管内渗透压增加,使得水钠滞留,使血容量增加,会使血压升高。
2.少食肥甘厚味
饮食方面,我们要禁食肥甘厚味,特别是老年人要少吃,中医学认为:肥者令人内热,热郁化火,甘者令人中满,难以消化,就会造成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3.合理安排运动
如果人长期久坐少动,不参加劳动,易使身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进行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够消耗身体多余的能量,减肥瘦身,还可以促进心脑血管的功能。散步、太极拳、快走等方式都能够提高心肌的收缩力,让血管降低紧张度。但因为可使高血压患者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因此,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谨慎运动,以免自行运动不当发生意外或并发症。
4.保证优质睡眠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拥有高质量的休息睡眠的时间也很重要,睡眠时间过少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为了保持血压正常,要做到按时休息,不要熬夜。
5.实行戒烟限酒
抽烟和喝酒都是对血压不利的因素,高血压患者需要戒烟戒酒。
6.长按保健穴位
中医里穴位被称作“人体自带的药库”,按摩人体的穴位也被视为一种好的养生保健方法,能疏通经络,通达气血,调养阴阳。针对高血压常见的肝火炽盛证和肝肾阴虚和肝阳上亢证,我们可以对太冲穴和百会穴进行按
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的交叉处)
太冲穴(脚的内踝尖上三寸)
涌泉穴(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可以按摩穴位辅助治疗,但千万不要擅自停药。
7.合理控制体重
中医学认为肥人乃症源之气不足,痰湿所致,痰湿比较重的患者容易导致热性向上,从而上扰清窍,所以血压升高,所以肥胖的人容易高血压,应尽量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不要过瘦或者过胖。
8.保持心态平和
心理的变化对血压的平稳有很大影响,如果一段时间情志波动大,持续时间长,不好的情绪压抑在心中而不能宣泄,这是对血压极为不利的行为,开始是因为紧张的引发的阵发性血压升高,之后血压时常发生起伏波动,最终也可能会导致持续性高血压。建议大家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调试心情的方法,多交友,多出门,多放松,不要把自己关在家里,事情放在心里。遇到情绪波动大的时刻为了身体要主动回避。
其实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而且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
有熬夜习惯的人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经常抽烟喝酒的人要及时戒烟戒酒,经常发脾气的人要想办法改变自己的脾气,使情绪能够随时保持平和,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双重影响下,血压则能够更快地恢复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