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
TUhjnbcbe - 2025/5/13 20:51:00
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史传芝)一个参保人员患阑尾炎住院治疗。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标准规定:如果阑尾炎病组医保支付元,个人承担元,那么该患者在同一座城市的所有同级DRG医院住院治疗所承担的费用都是元,不会医院医疗费用不同的情况。
  这是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减轻参保患者负担的一个缩影。
  6月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新疆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志华说,近年来,自治区医保局积极探索符合自治区实际情况的医疗保障支付方式,由过去的主要按项目付费逐步转向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下按病种(病组)付费为主,以单元、人头、床日等多种付费相结合的复合式付费方式,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特别是对供方的引导制约作用,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更好保障自治区参保人员权益。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自治区不断完善适应不同人群、疾病、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持续推行按病种付费;开展DRG付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两项试点;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推进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医保支付工作等,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
  年以来在总额预算管理下,自治区14个统筹地区均已开展了按病种付费工作,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巴州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均达到种以上。
  作为国家医保局确定的自治区唯一一个试点城市,乌鲁木齐市DRG付费正在模拟运行,预计将于年9月进入实际付费阶段。在乌鲁木齐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后,自治区将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和推进计划,做好DRG付费范围扩大工作。
  阿克苏地区、哈密市作为国家医保局确定的DIP付费试点城市,已完成历史数据上报、分组平台搭建、病种数量预分组工作,按计划,将于年9月底前正式上线运行。
  王志华说,今年,除了推进DRG和DIP支付方式改革外,按照自治区分级诊疗工作推进情况,还将积极探索开展按人头付费、日间病房等支付方式工作,拟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保障管理实施相关文件,优化医共体医保支付总额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互联网+”等共享医疗服务等多项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增强医疗机构成本意识。
  

DRG和DIP不能覆盖所有医保结算
  DRG付费具体的说,就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项目、并发症、住院时间、诊断内容、治疗结果等因素将疾病分为若干诊断组,医院协商确定各诊断组付费标准,医医院支付费用。比如眼科白内障手术,某医院治疗单纯性白内障手术的平均费用是元。这一医院所有住院病例平均费用为0元,那么单纯性白内障手术的权重就是/0=0.9。如果医保基金给每1个权重为0元,医院每做一例白内障手术,医院0.9x0=元。
  DIP付费是以主要诊断和关联手术操作的自然组合形成病种,以各病种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价关系形成病种分值,医保部门按照病种分值进行付费。同样是白内障手术,手术分为单纯性白内障手术且患者年轻手术简单的,或者是复杂白内障手术且患者年龄大的进行对比。如果一个统筹地区单纯白内障手术费用平均为元,那么设定元为1个分值,患者年轻手术简单的单纯性白内障手术则设置为0.8个分值,医保支付费用为x0.8个分值=元;患者年龄大的复杂白内障手术则设置为1.2个分值,医保支付费用为x1.2分值=元。
  DRG和DIP并不是覆盖所有医保结算,DRG和DIP主要适用于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对精神类、康复类和护理类等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例不适宜纳入。另外DIP的适应性及可扩展性,可探索应用于门诊付费标准的建立和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改革。
  DRG付费同城同病同治同价
  DRG付费改革有几大积极作用。
  一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在DRG支付方式下,医疗机构不再根据单个患者实际费用发生情况来确定补偿金额,而是根据病人此次住院后,病历被分入DRG权重组权重和费率共同决定,医院为获得更多的业务收入而过度用药、使用高值耗材、过度检查等情况的发生。
  二是促进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DRG付费下,支付标准不会因为医疗机构支出多少而发生改变,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规范诊疗服务,加强临床路径的应用,规范合理用药,缩短住院天数等,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是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病案质量将会直接影响DRG入组情况,从而影响权重及支付标准,医生会更加重视诊断、操作的选择,信息人员会更加准确的上传相关病案信息。
  四是促进分级诊疗。DRG组或部分常见DRG分组“同病同价”,合理促进常见病、轻症患者有效流向二级或一级医疗机构。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副处长孙予杰说,采用DRG付费后,通过科学计算,把每个病组的花费进行确定,医保会按照医院,这样一来如果费用有盈余,医院收入,如果超标准,医院负担,与住院患者无关。DRG以病组为结算单位,从开始到治疗结束,大概花多少钱,会有较为科学的计算机制,DRG医院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从而让患者以合理的价格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于患者来说,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住院时再不用每天查清单,害怕乱收费。看一次病,医保付多少,个人付多少,标准明确。入院病人只要进入组别,就清楚知道医疗费用多少。(本报全媒体记者史传芝)
  

 自治区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迈入新阶段
  “2+N”联盟采购药品将于6月底落地实施
  “2+N”联盟采购药品将于6月底落地实施,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0.55%,最高降幅93.31%。
  “2+N”联盟是全力推动省级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成果。今年3月,自治区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全国率先启动省际联盟集中采购工作,此次联盟采购是新疆首次牵头发起,得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广西等5省区积极响应(简称“2+N”联盟)。
  6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了解到,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完成从联盟发起到启动实施、从方案制定到征求意见、从药品遴选到组织报量、从公开挂网到招标采购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国家企业个产品参与本次投标,经过竞价、议价、谈判,46个企业的50个产品确定为中选产品。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0.55%,最高降幅93.31%,其中独家组16个产品中选,平均降幅20.22%;两家议价组15个产品中选,平均降幅28.46%;三家以及上竞价组19个产品中选,平均降幅67.22%。初步测算,中选药品和价格联动药品在采购周期内将节约费用近1亿元,系统性提升医药可及性和用药的质量水平。根据工作安排,“2+N”联盟采购药品将于6月底落地实施。
  集中带量采购,相当于“超级团购”,目的是“以量换价”,是治理药品和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的重要举措。
  自年国家“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以来,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专门成立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领导小组,深入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
  全面落实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自年12月以来,自治区先后执行了国家集采药品四批次个品种的中选结果,涉及高血压、精神病、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用药,四批次药品价格平均下降65%,自治区近余家医药机构积极参与,每年可节约医疗费用支出6亿元以上。同时,自治区采取跨区域联盟的方式参加陕西、广东、重庆等省区联盟采购,继续扩大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品种范围,整体降低常用药品采购价格。
  年1月1日,自治区落地执行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中选结果,冠脉支架平均降幅93%,根据历史使用量计算,预计可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约3.2亿元;目前正在积极配合开展国家组织人工膝关节的集中带量采购准备工作;主动对接省际联盟,先后参加陕西联盟组织的人工晶体和京津冀“3+N”联盟冠脉球囊的集中带量采购。
  全力推动省级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2+N”联盟采购药品将落地实施。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志华说,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落实,提升了自治区各族群众临床用药水平,医院临床用药管理实践,显著降低了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特别是部分慢性病和癌症类患者的就医负担,提高了群众用药的可及性。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努力开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周年。

本文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