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燃爆全网的EDG夺冠,给正在承压的国内游戏行业打了一针肾上腺素。
人们恍然发现国内电竞产业已日益成熟。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的直播平台,也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从“千播大战”到虎牙、斗鱼和企鹅的三足鼎立,再到虎牙、斗鱼的双领先格局。
而随着“虎斗”合并案被监管方摁下之后,游戏直播市场也开始进入新的竞争阶段。虎牙、斗鱼近身缠斗外,还有快手、抖音、B站对游戏直播的虎视眈眈;另一方面,随着游戏电竞行业的发展逐渐专业化、体系化,如何度过这个需要思考与蛰伏的“冬眠期”,是摆在所有参与者面前的一次大考。
如此境遇之下,同属游戏直播赛道的虎牙与斗鱼又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11月中旬,两家游戏直播平台先后发布了年Q3财报。从双方数据来看,既有创新高的MAU数据,也有放缓的增长速度,既有连续多季度盈利,也有持续亏损的疲态尽显。而这些对比的数据背后无一不透露出一个结论:斗鱼已被虎牙远远甩开。
我们不妨以此为样本,在交迭互现的数据和折线中,来一窥未来游戏直播发展的新态势。
斗鱼失速
眼下,游戏直播领域的虎斗之争正在朝向天平的一端倾斜。
经过三季报数据的对比观察,虎牙与斗鱼的发展与处境大相径庭,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斗鱼Q3季营收23.48亿元,较去年同比(25.47亿元)下降了7.8%;而对手虎牙营收则达29.76亿元,同比增长5.7%。
营收同比增长的一负一正之间,是虎斗双雄正在不断拉开的距离。实际上,自从年斗鱼营收规模数据被虎牙超过之后,就一直未能翻盘,始终被虎牙压制一头。而现在,营收出现负增长的斗鱼似乎已没了斗志。
逆境成长才是更真实的考验。虽然重压之下行业增速也在放缓,但这就要看谁能扛得住大势,跑得赢大盘。显然,斗鱼已困于增长陷阱。
从占据了斗鱼营收贡献绝对份额的直播业务看,其颓唐之态尽显,三季度实现22.11亿元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的23.49亿元下滑5.4%;直播业务之外的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甚至出现了30.5%的降幅。
从盈利能力看,斗鱼也并没有向好的迹象。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三季度公司净亏损为0.7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事实上,斗鱼从去年四季度至今已连续4个季度亏损,而虎牙则持续实现正向盈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毛利率,三季度虎牙GAAP毛利率为16.9%,比斗鱼的11.9%高出5个百分点。
如果说营收利润增长是上市公司当下发展状态的最直接呈现,那么用户数据变化则是体现互联网上市公司发展趋势与潜力的重要指标。三季报中,我们在用户数据上也同样看到了虎斗双雄的分化。
三季度移动端MAU数据上,虎牙为万,同比增幅14.7%;斗鱼则为万,同比增幅3.9%。月活数与用户规模增速上,斗鱼双输虎牙。而从MAU环比增速看,虎牙还在迅速拉开与斗鱼的距离。
付费用户数恐怕是斗鱼为数不多领先虎牙的重要指标,但如果斗鱼不能保持足够的增速,恐怕亦很难保持领先。三季度,斗鱼付费用户数为万,而虎牙为万,虽然较斗鱼有差距,但虎牙环比增长了40万,而斗鱼则是原地踏步。
尽管付费用户数上虎牙低于斗鱼,但由此凸显出的虎牙付费用户更优质、付费能力强则是毋庸置疑。而斗鱼自打合并方案公布,似乎就一蹶不振,静等合并完成;直到到合并方案被否,也迟迟找不回状态。
“前狼后虎”
千播大战、熊猫出局,直播行业曾经历风起云涌,而当下B站、快手等中短视频平台来势汹汹,虎牙斗鱼们迎来新战局。
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用户对直播平台的忠诚度源自何处?答案显而易见——版权和主播在哪里,用户就在哪里。
而在这方面,中短视频平台成为了新的威胁,快手早在年就开始发力游戏直播,比如首播英雄联盟总决赛(S9)、直播全平台首个和平精英主播对抗赛等活动,都彰显着快手对于游戏电竞的热情。
此外,游戏直播的内容可以为短视频提供素材,在拥有海量用户的短视频平台中,天然更容易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