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据调查,目前18岁以上的居民患高血压的概率是37%,这意味着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且不易治愈的疾病,患上高血压之后,除长期的药物控制之外,还需要对一些生活习惯做出调整,防止血压升高。
高血压被称为“隐形杀手”,危害很大,长期的高血压或者血压突然升高,会对心脏、脑组织、肾脏等器官造成伤害,甚至诱发心梗、脑溢血、肾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多数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口味不能太重,最好清淡饮食。
这是因为食盐摄入太多,有升高血压的风险。
吃盐太多,更多来源于食盐的钠离子进入血液,而钠离子会吸附一定的水分,除增加血流量之外,还可能造成细胞水肿,平滑肌肿胀,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特别提醒:含盐量高的食物不等于咸食,很多不咸的食物甚至甜食也含有很高的盐分,你的味蕾很可能会欺骗你,如:切片面包、挂面、话梅等。
除食盐,还有高血压“源头”
1、酒类
高血压患者能不能喝酒的问题,答案众说纷纭,笔者给出的建议是:高血压患者并没有被明确规定不能饮酒,但血压不稳定的时候一定不要饮酒。
酒精被称为血管的“扩张剂”和心跳的“助推剂”,这很容易理解,喝酒之后,酒精会刺激血管扩张,同时刺激心脏加速跳动,泵血增加,此时,血压一般不会有较大波动,这也是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患者能喝酒的重要原因。
但他们忽略了,饮酒之后出现血压升高往往是在第二天,此时,酒精的作用消散,血管回缩,血压会发生很大幅度的升高。
另外,经常喝酒或大量饮酒对血管还有一定的伤害,可能会导致血管痉挛、弹性变差,威胁血管健康,更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2、高脂食物
高脂食物一般是指肥肉、动物油脂、奶油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我们知道此类食物吃太多,对于血脂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其实高血脂和高血压可以称的上是“难兄难弟”,高血脂会引起血液粘稠,血流阻力增加,这会促使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身体5个异常很明显,莫忽视
1、头晕:短促而强烈的眩晕感,严重时还会有视物旋转的情况;
2、耳鸣:半数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出现了耳鸣的症状,多为双耳耳鸣;
3、头痛:高血压可能会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颅内压升高,特点是会有钝痛感;
4、手脚麻木:高血压造成血管痉挛,会对正常的血液循环造成障碍,影响手脚的供血,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无力的症状;
5、失眠:血压升高,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人很难进入睡眠,还会出现多梦、易醒的症状。
3个益于血管的好习惯
1、多喝水
水分占到血液的80%,多喝水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淤堵,对于高血压的预防也有一定的好处,水中加入有益血管健康的小植物,效果更好。
菊花:清热下火、凉血,对于血液粘稠有一定的改善;
决明子:解毒清热,减少血压波动;
金银花:提高血管弹性,对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将这3种食材搭配牛蒡根、桂花等,泡水喝,没事来点,对养护血管、平稳血压在一定程度上有不错的作用。可点击↓↓↓的同材料茶包,详细了解。
祺牧菊花决明子茶精选小包装组合花茶淘宝旗舰店¥79购买已下架2、适度运动
经常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对于高血压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首先,运动可以通过加速脂肪消耗的方式,减少血管中的脂类物质,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流阻力,进而起到平稳血压的作用;
其次,经常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硬化的风险,对高血压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和稳定作用。
建议选择一些强度适当的运动。
3、心情愉悦
“笑一笑,十年少”,好的心情对于身体健康尤为重要,反之,愤怒、生气等情绪可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心跳加快,进而升高血压。
有研究表明,长期的抑郁、焦虑等情绪还会加速“坏胆固醇”的生成,影响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