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映客,虎牙等直播平台上市之后,斗鱼也开始了自己的上市之路。但对比其他平台,斗鱼上市似乎格外艰难,外界传闻已经一年有余,最近有媒体报道斗鱼或许将于7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
尽管斗鱼最新一季的财报显示他已经扭亏为盈,但不少分析师认为斗鱼依然摆脱不了流血上市的宿命,盈利的背后依然是过高的内容成本和低毛利,具体分析之后我们分析斗鱼的运营利润仍然为负,运营亏损约为0.48亿元。可见盈利的数字背后仍有不小的财务忧患。目前,直播红利逐渐消失,存量市场时代,斗鱼的上市之路可能依然坎坷。
斗鱼融资历程:
斗鱼前身为ACFUN生放送直播,于年1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斗鱼TV。年,英雄联盟世界冠军战队SKT入驻斗鱼直播,知名选手Faker在斗鱼首秀。同年,斗鱼进行D轮融资,成为国内第一家D轮融资的直播平台,年,斗鱼赴港上市,最后无疾而终。同年,斗鱼独家冠名赞助卫星斗鱼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斗鱼成为了首个冠名卫星的湖北企业。
当然,斗鱼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年,斗鱼深圳分部裁员70人,而在今年2月,斗鱼再次大量裁员,斗鱼高层的人士透露,斗鱼预计在年年初完成30%的裁员计划,其中运营裁员计划达到50%。除了裁员问题以外,斗鱼还存在数据造假问题,欠薪等问题,韦神等主播更是手撕斗鱼。斗鱼在年时还因为主播陈一发的问题被迫下架,整改后才重新上线。这些历程都表明斗鱼发展并不容易。
斗鱼从A站独立出来之后,迄今为止已经拿到了6轮融资,总融资额度达到70亿元。这使得他成功突围年到年的千场直播平台混战,成为国内直播平台巨头用户,就纯游戏直播平台而言,仅次于已经上市的虎牙。
据新浪财经报道,年,斗鱼获得蔡东青万的天使轮融资。同年,斗鱼直播获得奥飞动漫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之后红杉资本又进行了万美元的A轮投资。在年3月,斗鱼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B轮融资,腾讯出资4亿元领投,斗鱼的A轮投资方红杉资本以及南山资本跟投。
年8月,斗鱼又完成了C轮15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凤凰投资与腾讯领投,深创投、国家中小企业基金、红土成长、深圳嘉远、时尚资本、上海擎承、南山资本跟投。年11月,斗鱼完成D轮融资,投资者众多。年3月,腾讯独家投资6.3亿美元。总的来看,斗鱼融资过程中,腾讯的出资最大,共参与4轮融资,斗鱼已经成为腾讯旗下直播链一环,但腾讯投资多处于财务和业务联系。
斗鱼的商业模式:
斗鱼的营收主要分块两块。一块是直播,斗鱼在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4.89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直播业务收入为13.5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91%。可见斗鱼对于直播的依赖度较大,另外一块是广告,年第一季度广告收入约为1.35亿元,占比约为9%。尽管广告收入占比十分低,但与虎牙等直播平台相比,广告收入占比既然较大,年斗鱼广告收入占比约为9%,虎牙仅为5%。
直播业务中,以游戏直播为主,间或有类似映客,陌陌之类的秀场直播。不过与游戏直播相比,其他直播内容较少,平台互动率与游戏直播相比并不高。
斗鱼的IPO计划:
据相关媒体报道,7月12日,游戏直播平台斗鱼再次更新了招股书。根据最新版招股书,斗鱼股票代码为DOYU,计划发行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价区间为每ADS11.5到14美元,此次发售的股份最高占总股本的23.87%,此次斗鱼IPO最大融资规模约为10.8亿美元,最高估值为45.45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斗鱼募资的资金35%将用于电子竞技内容投资,扩展内容类型,30%用于技术和大数据研发,提高运营效率,15%用于投资和营销活动,包括潜在的战略收购、投资和联盟。中国经济网报道,本次新股发售后,斗鱼的大股东腾讯持股占比将从43.1%降至37.2%,本次上市发售期间,斗鱼创始人兼联席CEO张文明减持了1.2%的股份。
斗鱼的财务数据:
从营收来看,斗鱼营收增长迅速。招股书披露,从年到年,斗鱼营收处于增长状态,年营收为7.87亿元,年营收为18.86亿元,年营收为36.54亿元,增长率约为%。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4.89亿元,同比增长.24%。单纯从营收来看,斗鱼的营收增速较快,按照这样的营收增速,年营收可能突破30亿元。
从盈利来看,盈利难题仍未解决。综合来看,截止到年为主,斗鱼实现累计亏损22.72亿元。虽然在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我们看到,斗鱼实现了盈利,净利润为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56亿元,同比增长.67%。但是深入分析招股书后我们发现,这样的盈利可能只是一时财务数据调整的体现。
具体表现为内容成本高,毛利率低,运营利润为负。从招股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斗鱼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成本为12.86亿元,运营费用为2.51亿元,共计15.37亿元,上面提到营收为14.89亿元,那么斗鱼在主营业务方面并没有实现盈利,反而出现亏损0.48亿元。这样算来毛利率仅为13.7%,运营利润为负0.48亿元。
因此,斗鱼的盈利只是一时财务调整的体现。万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于外汇汇兑收益和利息收入,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大。不少分析师在看到斗鱼招股书后表示担忧,斗鱼上市之后能否实现盈利仍然艰难。
从成本上看,成本增速快,拖累盈利。斗鱼的成本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成本,带宽成本和其他费用。其中内容成本成为斗鱼盈利的最大难题,年第一季度内容成本为10.67亿元,同比增长%,稍微落后营收增速,占营收比重76.3%。带宽成本为1.62亿元,占营收比重10.9%,其他成本包括营销,研发等其他费用。
从用户上看,付费用户仍是难题。目前斗鱼PC端MCU达1.1亿,而移动端仅为万。其中付费用户万,付费率为3.8%,年付费率则仅为2.8%,虽然付费率有所提高,但付费提高缓慢,年为元,年Q1为元,增长约为8.7%。竞争对手虎牙为元。在移动端兴起之后,我们发现众多平台移动端的营收相比PC端高,移动端相比PC端在付费,用户粘性上拥有更高的优势,而斗鱼PC端和移动端的用户量对比显然无法突出移动端的优势,这或许也是其付费率较低的原因。
斗鱼的风险因素:
(1)斗鱼对于直播的依赖度较大。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斗鱼的直播依赖度高达91%,当然对于一家直播公司来说,直播收入当然应该是主营业务,但是这也意味着一旦直播业务出现问题,营收将遭到较大影响。在过去千播时代,不少平台因为设计色情,低俗等问题被迫关闭整改,斗鱼就曾经因为种种问题进行整改。直播业务的风险主要来自平台,主播和有关部门。目前斗鱼的监管已经较为严格,有关部门大力整改之后对于直播行业不再像以前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