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博客
在杀伐果决的市场里,一切只不过是资本的游戏。但不管如何,吃相总不能太难看。
作者/晏舒
编辑/邱韵
在互联网革命宏大叙事的星辰大海里,冒险者可以碾平一切通往成功的障碍。
在经历了五年亏损之后,直播平台斗鱼上个月交出了其上市后的首份盈利年报。财报显示,年全年斗鱼总净营收为人民币72.83亿元,同比增长99.3%,净利润为万元。从营收结构来看,直播业务是斗鱼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91.8%。
在交出这份让投资者满意的答卷后,华尔街分析师们纷纷将斗鱼公司的股票调整为强买入评级,并设定斗鱼今年目标价为70.67美元,而截至美东时间4月29日收盘,斗鱼股价仅为7.48美元。
貌似一片大好的前程之下,斗鱼却正在不断挑战公众的底线。
01
薅用户羊毛?
据AI蓝媒汇报道,斗鱼最近突发奇想,在直播客户端进行了一次更新。官方的更新日志中写道,“新增福袋功能,观看直播可领取奖励”。
这一操作并没有给斗鱼的用户带去福气,恰恰相反,网友发现斗鱼的福袋功能存在涉嫌占用用户电脑资源。随后,斗鱼偷偷将这项功能撤下。
所谓的“福袋功能”,斗鱼的官方口径是,观看直播可领取奖励,这个福袋功能消耗的是用户电脑的闲置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流量、CPU、内存),产生的算力可以兑换斗鱼平台的道具福袋,甚至还能领取到办卡礼物等。
据媒体报道,有用户不小心打开了福袋功能后,发现电脑运行变慢,却很难找到关闭此功能的按钮,“隐藏得太深了,像故意不让人找到似的”。
这一行为被指“薅用户羊毛”,让用户替其分担带宽负荷,收益却不对称。
这几年直播兴起,其实也是吃的云计算红利。视频数据传输不仅消耗CPU和内存,还要占用公网带宽。目前,正常走网宿科技或者光环新网的CDN(ContentDistributionNetwork)网络进行内容分发的价格非常昂贵。
一位专业人士告诉一点财经,作为网络视频行业的主要成本,CDN成本一般会占据整体成本的50%以上。斗鱼在年获得腾讯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后,曾公布一组数据:“斗鱼直播的在线人数在峰值时超过万,按照带宽费用计算的话,斗鱼仅带宽成本一个月需要3亿元人民币。”
因此,为了节省成本,大部分直播平台都会通过压缩画质、降低码率等方式来减少在带宽方面的支出,而这势必会影响用户体验。斗鱼利用用户的闲散资源进行内容分发,实际上是希望降低高昂的CDN成本。
到目前为止,斗鱼方面还未对此事发表回应。不过上述专业人士对一点财经表示,“如果他们真有这个技术,那是斗鱼的竞争优势。但是用户有知情权,并获得相应的收益。看实际情况,斗鱼的操作方式显得有点不够坦诚。”
02
危险游戏
如果说斗鱼希望用福袋功能“节流”的想法还算得上一种技术优势,那么它“开源”的打法就有点冒险了。
如果你打开斗鱼APP,点开首页醒目位置上的颜值板块,在任何时间进入一个直播间,大概率可以看到一个或穿着暴露或动作语言颇具挑逗性的女主播。
疫情之下,各大直播平台纷纷向中小学生开放了直播教学功能。据斗鱼方面公布的数据,斗鱼的“在线教育”板块每日最多新增个直播间,这期间在斗鱼平台进行网课学习的学生撑起了日均UV的增长。家长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教室”的隔壁正是女主播们的秀场。
也因此,包括斗鱼在内的几个直播平台皆被新华社点名,指责它们的青少年保护模式流于形式,存在未强制实名认证、诱导打赏等问题。确实,近年来,随着视频直播的兴起,诸如“年仅12岁小学生看直播打赏美女主播8万元”的新闻报道不绝于耳。
一点财经发现,登录斗鱼APP后首页会跳出一个手动选项——是否选择“青少年模式”,不过没有强制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即便以匿名身份登陆,照样可以观看各类直播。
更为惊心的是,一些色情网站正在借助互联网直播平台疯狂导流。
一位斗鱼的用户告诉一点财经,直播平台最大的流量就是来自于这些语气暧昧、动作颇具挑逗性的女主播。“那些流量大的女主播在斗鱼都有私密房间,你在某些网站花元或者元买礼物后被主播邀请,才能进入。”
该用户补充说,“我一位朋友在番茄社区花了元买了丝袜(该网站的一种礼物),就被主播邀请进入斗鱼的私密房间。看完直播后,他说很值。”
这位斗鱼用户本身也是一位互联网行业的资深技术人士,曾主持操作过在线教育类、博彩类、游戏竞技类以及社交类APP的底层架构和产品运营。他告诉一点财经,主播们从一些网站把目标用户引流过来,就可以在直播平台的私密房间储存起来,然后提供长期服务。因为那些引流网站违规,地址一直改变,而直播平台是合法而稳定的,用户可以在直播平台慢慢增长。
真正出了问题,也是主播的问题,平台只需要进行封号即可。“明星主播一天妥妥地收入20万,而直播平台抽3成,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何乐而不为呢?只要抽重税就可以了。”
事实上,女主播们的裸露现象一直是斗鱼的监管之痛。从年开始,斗鱼曾多次封禁在直播中公然违规的女主播,并明文规定主播不许穿吊带、超短裙,不许进行挑逗性动作。
目前,斗鱼平台对女主播的监管来自“超管”,他们负责对不良内容进行监控和管理。但过去这些年,不良内容依然屡禁不止,到底是主播们还是平台的责任?“形式主义”的人工巡查,到底是技术上的难题还是平台的纵容?
03
为何剑走偏锋
以无限之金钱,扣问脆弱之人性,结果屡试不爽。
在斗鱼的打赏生态中,游戏直播基本还是一个花钱赚吆喝的买卖。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