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血压的升高,会增加脑中风的概率、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长期的高血压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可是高血压治疗却有这几个常见误区?血压高了,到底怎么降低呢?
一、高血压治疗的常见误区
1、误区一:不愿意过早服药
治疗高血压,越早获益越大。不少患者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却不知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并不是血压升高引起的症状,而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血管,甚至影响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越早得到控制,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多器官功能受损。
2、误区二:血压正常即停药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坚持用药,保持其稳定。高血压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控制,贸然停药后血压会因此升高,而血压的波动过大,对身体内多器官的损害更加严重。正确做法是:血压控制达标并长期稳定后(一般半年到一年),在医生指导下,逐渐较少药物,并控制生活方式,长期规律监测血压的变化。
3、误区三:过分依靠药物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积极控制和改正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有辅助作用。
4、误区四:只服药不看效果
高血压的治疗并非千篇一律,且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不一,需要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观察治疗效果。长期的规律监测并记录,可为掌握药物使用与血压变化关系、调整药物剂量及种类提供临床依据。
5、误区五:自行购药服用
高血压种类繁多,每一类的治疗用药有所差异,用药需专科医生指导。降压药的选用不仅仅针对控制血压,同时还要考虑对身体其他器官功能的保护。
二、高血压怎么降低
1、我们正常的血压值/80mmHg,在安静的状态下,如果三次测量血压≥/90mmHg时就确诊为高血压。
2、对于部分中危或者低危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危险程度后,暂时不服用药物治疗,通过生活方式得改变来降低血压。
3、要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减少腌制品的食用量包括腌菜、腌肉、腊肉、腊肠等。在烹饪食品时使用带刻度的盐勺称量钠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糖尿病患者不应超过5克。使用替代的低钠盐进行烹饪。
4、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可以选择快步走、慢跑、太极拳、游泳、爬山等运动方式。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切不可高强度的运动。
5、减少食用油的使用量,平均每人每天少于25克。少吃或者不吃动物内脏以及肥肉。烹饪菜式时,不要使用动物油脂,使用植物油进行烹饪。增加蔬菜的摄入量,蔬菜每日应不少于-克。
6、戒烟限酒。烟草对心脑血管有刺激作用,戒烟对降低血压有良好帮助。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每日不超过15克。能不喝酒就尽量不喝酒。
7、体重超标的高血压患者减轻体重后,血压会随之降低。一般来说没减重10公斤,血压下降6~20mmHg。减少食物的总摄入量,增加运动量,对血压的降低是有益处的。
8、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进行控制。长期血压过高,会损伤心、脑、肾全身血管等靶器官,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降压药控制血压可以使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