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谁在捧红互联网体育13021
TUhjnbcbe - 2020/7/23 14:28:00

谁在捧红“互联+体育”


“互联+”正在席卷和革新一切,体育产业也不例外。中国体育产业正置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体育”革命,企业跨界涉足体育领域的消息也不断传来。王健林、马云领投乐视体育,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阿里体育集团,腾讯开始拼运动市场,华录百纳出资5亿元设体育产业公司……体育产业异*崛起。


中国论文


中国体育产业蛋糕有多大


目前,中国体育产业的整个市场价值约占中国GDP的0.7%,而美国体育产业占到美国GDP的7%,欧洲体育产业占到欧盟GDP的3%。相较而言,中国体育产业才刚刚起步,蕴含着巨大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演进,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壮大。从欧美及日韩市场过往的经验来看,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体育产业都将会迎来一次爆发,这都有章可循。根据艾瑞咨询的《中国互联+体育》报告,2013年,中国体育产业产值达1.1万亿元,增加值达3575亿元,相对较于201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7.2%,潜力无穷。


更重要的是,国家看到了发展体育产业的美好前景,正制定一系列优惠*策引导社会资金流入体育产业。根据出台的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力争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发展迎来*金机遇期。


以“互联+”模式切割“蛋糕”


面对这块万亿元级市值的“蛋糕”,很多业内人士还没反应过来,不知道如何下口。但以阿里、乐视、虎扑等为代表的互联企业已经参与其中,围绕体育产业不断布局,深挖体育用户价值,开启了互联+体育产业模式,为创业者、传统体育从业者指明了如何切割体育产业这块大蛋糕。体育产业还可以这样玩。


这些互联企业把体育产业中与互联用户相关的部分进行拆解,“互联+”体育产业可以分成四大市场:赛事观看、体育参与、体育O2O以及智能穿戴。


不过,根据艾瑞咨询对民的调查,虽然体育用户的观看和参与热情都很高,但体育产业中的痛点也非常明显。首先从观看层面看,现场观看综合成本太高,金钱、时间、交通成本成为现场观战阻碍。而电视直播的观看需求也远未满足,其中赛事集锦、技术分析、明星回顾均有旺盛的观看需求。在体育参与层面,运动时间宝贵,需提高效率;租费贵、设施差、约球难。健身层面,健身房定价虚高,私教推销严重……


以上种种痛点,都为互联+体育提供了发展机遇。特别是赛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部分,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注重资产竞争的领域,各大互联巨头已经争得不可开交。


幕后操手暗流涌动


“互联+体育”是一块万亿元级的大蛋糕,参与者众。虽然行业已经巨头林立,但是留给创业者的空间依然很大。正如“球友圈”CEO安磊所言,体育不同于其他领域,线下重于线上,做好服务是关键,而重中之重是赛事直播和运营。但这并不是几家巨无霸公司能够吃下的,需要众多创业团队一起做大“互联+体育产业”这块蛋糕。


1.从IP开始,互联巨头们争做中国的ESPN。


喜欢体育的读者都知道,国外有个ESPN台,上面琳琅满目的各种体育赛事,让体育迷流连忘返。而国内呢?CCTV5虽然号称是国内最专业的体育频道,但上面的体育赛事实在稀松平常,连西甲、英超的转播权都没有,如何满足越来越多的体育迷?因此在赛事直播方面,存在巨大的用户需求,这是片蓝海,中国缺少一个或多个大体量的ESPN。


想要做成中国的“ESPN”,首先就得在赛事直播方面布局,拿到尽可能多的各种赛事IP,把各类体育迷汇聚到平台上来。IP翻译成中文就是版权或者是知识产权,背后代表的是粉丝经济,一个球星或者一个赛事都是一个IP,它背后代表了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在互联+体育产业中,IP是这个领域最核心的资源,而且具有排他性,拿到某赛事IP后,它的粉丝就只能在这个平台收看和评论,中间产生的巨大流量,可以以各种途径变现,比如重要场次付费,又比如广告商通过大数据分析做精准广告推广等。


买,买,买,砸钱圈赛事IP


拿IP是一件很烧钱的事,只有顶级土豪才玩得起,所以国内发力赛事直播的企业不多,目前在这个领域布局最积极的主要是乐视、阿里、腾讯和万达。其中,乐视体育的布局最完善,最具有做成中国“ESPN”的模样。


乐视体育原本是乐视旗下的一个频道,为用户提供足球、篮球、球、高尔夫等赛事的直播、点播和资讯的视频服务。2014年3月,乐视体育成立,定下以体育内容平台为主,致力于将“游客”转向“付费用户”,并对部分赛事场次进行收费的商业模式。如今,乐视体育拥有17类运动项目,121项顶级比赛的IP,实现了平均每年4000场的赛事直播。另外,乐视体育最近还拿下了香港英超三个赛季的独家转播权。除了意甲、英超、中国CBA、欧冠篮球、亚冠、中超、WTA与ATP巡回赛这样的大众赛事IP,他们还买下了自行车、高尔夫等相对小众的赛事IP。


依托乐视,买了一大堆赛事IP的的乐视体育,俨然有成为行业老大的气势。然而光有钱是不够的,比乐视更有钱的腾讯、阿里甚至万达正虎视眈眈。今年1月,腾讯以31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从乐视体育手里抢下了NBA未来5个赛季的新媒体独家直播版权,重创乐视体育做中国ESPN的雄心。


引领潮流,创造赛事IP


腾讯之后有阿里,阿里之后还有万达,都是不缺钱的中国顶尖土豪,所以乐视体育这种粗放的砸钱圈赛事IP模式,事实证明不可持续。大家财力相当,拼得头破血流把数以吨计的钞票撒出去,除了养肥国外赛事运营商,对大家都是双输的格局。这也是为什么后进来的阿里选择以更成熟的模式切入赛事直播的原因。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在捧红互联网体育1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