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实世界研究证实阿利西尤单抗联用他汀类药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背景

阿利西尤单抗是近年来研制的PCSK9抑制剂,在他汀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降低LDL-C水平,并显著降低近期ACS患者MACE风险15%,同时观察到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5%相关。阿利西尤单抗于年4月才在中国上市,国内使用阿利西尤单抗治疗的资料很少。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阿利西尤单抗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效果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达标率。并评估阿利西尤单抗使用的安全性。

方法

选取年4—7月广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需要二次介入手术,且LDL-C>1.8mmol/L的32例ACS患者*,观察期为3个月。根据既往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及对接受阿利西尤单抗情况分为初用他汀组(n=12)、他汀加倍量组(n=9)、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n=11)。

*纳入标准:

①均为ACS入院,完成犯罪血管血运重建,并且需要二次对非犯罪血管介入治疗。

②LDL-C均>1.8mmol/L。

③均达到年ESC/EAS血脂管理指南定义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标准,包括多发性血管病变(伴2个主要心外膜动脉狭窄≥50%的多支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超声检测发现有显著斑块以及伴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主要终点:

1.安全性评估:三组治疗方案#对肝功能,肾功能及外周血象等生化指标的影响。

2.疗效评估:三组治疗方案#的降脂疗效,包括L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幅,并观察LDL-C的治疗达标率(LDL-C<1.4mmol/L的达标率;LDL-C的降幅≥50%达标率)。

#其中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复查抽血,在下一针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注射前一天。以第一次入院时生化指标为分组治疗前指标;以按计划3个月后,二次介入治疗入院时,生化指标为分组治疗后指标。

结果

1.三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的年龄、性别、伴随疾病构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初用他汀组即本次ACS入院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入院后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20mg,国药准字:H,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或瑞舒伐他汀钙片,规格10mg,国药准字:H,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其中阿托伐他汀钙片用法用量为20mg,每天一次,睡前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瑞舒伐他汀钙片用法用量为10mg,每天一次,睡前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入院前已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他汀加倍量组即在原来他汀治疗基础上,改为加倍剂量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用法用量为40mg,每天一次,睡前口服;或瑞舒伐他汀钙片,用法用量为20mg,每天一次,睡前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即在原来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75m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0042,波立达,Alirocumab,Praluent,sanofi-aventisgroupe,法国),皮下注射,2周一次,治疗周期为3个月。

2.安全性评估:三组间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象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外周血象均无明显改变。

3.降脂疗效的评估(图1):

A.12周时LDL-C的降幅:

i.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LDL-C的降幅高达72.38%(P<0.01)和初用他汀组降幅40.93%(P<0.01),均达到显著差异。但是他汀加倍量降幅仅为8.17%(P>0.05),未达统计学差异。

ii.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的LDL-C降幅显著高于初用他汀组;初用他汀组的降幅也显著高于他汀加倍量组(P均<0.01)。

图1三组治疗12w后的降幅比较

B.12周时LDL-C达标率:

i.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LDL-C<1.4mmol/L的达标率高达90.%,而初用他汀组和他汀加倍量组的达标率分别为8.33%和0.%(组间比较P均<0.01)。

ii.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LDL-C降幅≥50%的达标率为%,而初用他汀组和他汀加倍量组的达标率分别为25%和0.%(组间比较P均<0.01)。

iii.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LDL-C<1.4mmol/L且降幅≥50%的双达标率高达90.%,而初用他汀组和他汀加倍量组的双达标率均为0.%,显著高于初用他汀组和他汀加倍量组(组间比较P均<0.01)。

表3三组治疗后LDL-C达标率比较[n(%)]

C.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治疗4、8、12周对血脂的动态变化:

i.LDL-C均呈显著持续进行性下降,4、8、12周的降幅分别为:62.54%,69.52%和72.38%,且LDL-C均值均在1.4mmol/L以下,除第4周在1.0mmol/L以上[(1.18±0.35)mmol/L],其余时间点都在1.0mmol/L以下[第8周(0.96±0.29)mmol/L和第12周(0.87±0.25)mmol/L]。

ii.同时观察到TC也呈显著持续进行性的下降,4、8、12周的降幅分别为:46.7%,49.68%和52.88%。

图2联用阿利西尤单抗治疗12周,TC、LDL-C动态改变(单位:mmol/L)

注:TC、LDL-C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比较,P<0.01

D.12周时TC的降幅: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初用他汀组、他汀加倍量组降幅分别为52.88%(P<0.01)、34.65%(P<0.01)、7.94%(P>0.05)。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的降幅大于初用他汀组;初用他汀组的降幅大于他汀加倍量组(P均<0.01)。

E.12周时TG、HDL-C的改变:三组治疗前后TG、HDL-C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他汀联用阿利西尤单抗,能大幅度降低LDL-C浓度。90.91%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的患者达到LDL-C<1.4mmol/L且降幅≥50%,且安全性良好。

本研究从年4月21日开始纳入患者。本研究对象是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依然>1.8mmol/L,且需要二次介入治疗的ACS患者,在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联用阿利西尤单抗,连续观察12周。结果显示,在他汀基础上加用阿利西尤单抗治疗,可在12周内降低LDL-C水平,使LDL-C平均降至(0.87±0.25)mmol/L,降幅为72.38%。LDL-C下降水平比ODYSSEY研究结果更低,降幅比ODYSSEY研究结果更大。

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LDL-C均值第4周降至(1.18±0.35)mmol/L,降幅62.54%;第8周降至(0.96±0.29)mmol/L,降幅69.52%;第12周降至(0.87±0.25)mmol/L,降幅72.38%,显著持续进行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达到“1.”目标,初用他汀组为0.%,他汀加倍量组为0.%,而联用阿利西尤单抗组为90.%。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在他汀类药物常规剂量治疗后LDL-C未能达到<1.8mmol/L的ACS患者中,加倍剂量的他汀治疗,TC和LDL-C进一步降低有限(降幅8.17%,P>0.05),即使加倍他汀类药物用量,未能达到LDL-C<1.4mmol/L,和/或降幅≥50%的降脂目标。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既往把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吸烟等同列为高危因素,现在学界认为高脂血症,尤其是LDL-C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的主要致病原因。而阿利西尤单抗是一种PCSK9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具有优良的降低LDL-C作用,在二级预防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指导专家简介

曾昭华教授

广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脏健康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心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常务委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