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jc/181126/6670968.html血压管理始终离不开血压监测;近年来,在不断的推广宣传和广泛教育下,血压监测越来越深入人心,电子血压计亦为绝大多数公众所认可接受。然而,在我国居民对血压监测重视度明显提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些尚未成熟的技术却已被用于临床等。在此背景下,《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在年9月14日-20日举行的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22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大会不仅单独设置“血压监测”专场,而且邀请王继光教授、孙宁玲教授等多位大咖进行多项报告,在指南基础上全面阐述家庭血压测量的重要意义。其中,指南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王继光教授对指南的精髓部分再次进行精彩解读,分享对家庭血压监测重要性的理解,进一步推动家庭血压监测的应用。
家庭血压监测最重要作用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中国高血压年会
家庭血压监测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带来血压的改善。年发表于JHypertens的EAPACUM-HTA研究表明,家庭血压监测相较于诊室血压监测可显著提高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个月期间的治疗依从性(92%vs.74%;95%CI63.9~84.1vs.86.7~97.3;P=0.)[1]。年一项发表于BMJ的荟萃分析纳入18项RCT研究,结果表明干预2~36个月后,与诊室血压监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可分别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BP)4.2、2.4及4.4mmHg,同时可有效降低该部分患者的血压不达标风险(相对风险比0.9)[2]。(图1)
图1.家庭血压监测改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
同样,一项年发表于AmJHypertens的综述基于电子血压监测、药片计数、药房填写信息及自我报告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采用电子血压测量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监测6个月后不管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否改善,采用电子血压监测与各对照组相比均更有利于降低DBP水平[3]。
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在家庭血压监测的基础上给患者提供各种线上、线下支持,包括网络或手机信息反馈、网络或手机信息反馈+教育、线下咨询或远程咨询,可在随访12个月时,总体上比常规护理组获得更高的SBP下降(SBP下降3.2mmHg,95%CI:1.6~4.9mmHg)[4]。因此,对于家庭血压监测,不管只是监测+记录,还是进一步给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均可改善患者依从性,最终带来血压改善和心血管风险下降。(图2)
图2.家庭血压监测结合线上线下支持,带来更大血压改善
结合上述,推动家庭血压监测循证依据充分且意义重大。为推动我国家庭血压监测尤其是推动家庭血压监测规范化的有序发展,近十年我国相关专家学者在这方面陆续发表了多篇指南共识[5-7],最终形成了《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这一有望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家庭血压监测的一个指导性文件。
关于家庭血压监测,这几点很关键!
中国高血压年会
家庭血压监测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使用什么样的血压计。毫无疑问家庭血压监测必须用到血压计,但目前市场上的血压计种类繁多,鉴于获得真实、可靠的血压数据是血压控制的基础,指南明确推荐采用“上臂式示波法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上臂式、示波法、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三个关键缺一不可。
图3.电子血压计的选择
其次为血压计袖带的选择。有的血压计可提供大中小三种袖带,有的可提供大中两种袖带,对于大部分成人采用大中两种袖带即可完成血压测量,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孩可采用小袖带完成血压测量。其中,一定要选择和电子血压计配套的大小合适的袖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为准确的血压数据。
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血压计具备自动传输功能,可将数据上传至一个平台,近的可上传至用户手机APP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