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高血压,一刀了之同济专家工作站联 [复制链接]

1#

常年低血钾,高血压控制不好,居然是肾上腺惹的祸?端掉了这个祸根,高血压居然没了,人的精气神也完全恢复了,有这种好事?

对,来自金山卫镇的张阿姨就经历了这么个事儿,大家说神奇不神奇?!

医院看病的,并非高血压,而是因为肚子痛,怀疑胆囊炎发作,CT检查的确发现了胆囊炎,但同时还送了她“左侧肾上腺肿块”的“惊喜”!

医院的专家,张阿姨慕名前来就诊。我院大内科赵家胜主任和内分泌科殷东华主任共同接诊后发现,张阿姨高血压已有8年,一直在服用药物但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且时不时检查发现血钾偏低,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张阿姨的高血压、低血钾很可能与长在肾上腺的肿块有关系,建议张阿姨入院详细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张阿姨的血钾仅为2.6mmol/L(正常范围为3.5—5.3mmol/L),医学上已经达到了“红色”报警状态,但张阿姨却没有任何不适反应,可能因为长期处于低钾状态,患者已经适应。检查指标中发现,张阿姨体内有一种叫做“醛固酮”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大量挂盐水后仍“压”不住。

醛固酮是个什么东东?它从何而来?张阿姨的高血压和它有什么关系?赵家胜主任又开始抽丝剥茧——

醛固酮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可以调节水盐代谢的激素。肾上腺是长在两侧肾脏内上方的两个腺体,是人体内维持生命的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体,正常情况下在横断面CT上表现为细线状的“人”字形或“倒Y”字(见图1),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可以调节身体的水盐代谢,能把钠“吸”到身体内,让钾“跑”到尿液里排出体外,维持着人体血容量和血压的稳定。

如果肾上腺长了个肿瘤或者增生,醛固酮的分泌就“刹不住车”,造成过多的钠盐和水留在体内,引起高血压,但同时钾仍通过尿液“跑路”,所以造成张阿姨血钾降低。如果肾上腺不受控制地分泌过多的醛固酮,会导致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可以伴有血钾降低,临床上把这个病叫做“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为原醛症。原醛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双侧肾上腺增生引起的,不能手术,只能服用特殊药物治疗。另一类型是单侧肾上腺腺瘤引起的,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根治高血压和低血钾。

张阿姨入院后复查上腹部增强CT,再次证实左侧肾上腺长了一个2公分左右的腺瘤(见图2)。正是这个瘤子不受控制地分泌大量醛固酮,导致了她的高血压和低血钾,完全可以手术治疗!

图1:正常人左侧肾上腺

呈倒Y字形(*箭头)

图2:患者左侧肾上腺

椭圆形腺瘤(红箭头)

诊断明确,术前准备充分,10月24日上午,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吴登龙和我院泌尿外科骨干团队为张阿姨做了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及腺瘤切除术。果然,术后张阿姨的血压、血钾恢复正常,再也不用遭受长期看病和长期服药的痛苦了。多年高血压,一刀了之!

「原醛症」以前被认为是少见病,但它并非少见,而是大家的认识还不够。研究表明,高血压人群中,至少有5—10%的病人是原醛。中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估计至少有1千到2千万的原醛患者,是可能通过手术治愈的。

为什么要把原醛患者从高血压患者茫茫人海中筛选出来呢?因为原醛患者血压更难控制,更容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更关键的是,找到原醛,高血压有可能根治,这是一件让医生有成就感、让患者获益的功德无量的好事!”赵家胜主任翻着张阿姨术后恢复正常的各类检验报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过,赵主任并不主张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进行原醛筛查,符合下列情况的可以开展:

1.新诊断的高血压;

2.中重度高血压(血压/mmHg);

3.难治性高血压(口服包括利尿剂在内的三种以上高血压药物,血压仍不能控制);

4.伴自发性或利尿剂诱导的低血钾的高血压;

5.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高血压;

6.伴肾上腺意外瘤的高血压;

7.早发高血压或卒中(40岁以前发病);

8.有原醛家族史者。

原醛筛查包括醛固酮测定、肾上腺增强CT,我院均开展。

咨询

文字I大内科、泌尿外科供稿

编辑I万万

审核I胡晓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