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8日,斗鱼(NASDAQ
OYU)交出了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在坚持多元化精细化运营,以及持续加大对于自制内容和社区生态投入的基础上,斗鱼第一季度总营收达17.96亿元,毛利润为2.44亿元,对应毛利率13.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为万,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收窄。
在用户数据方面,第一季度斗鱼平台移动端MAU为万,付费用户数为万。结合行业波动、平台战略转型期等情况综合来看,平台用户规模仍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
斗鱼创始人、CEO陈少杰表示:“年一季度,我们继续执行‘以游戏为核心的多元化内容生态平台’的发展战略,在选择性采购版权的背景下,加强对自制赛事内容的合作与投入,与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继续深度合作,通过优质丰富的游戏内容和精细化运营,保障公司整体平稳运营。接下来,斗鱼将继续在通过直播、视频、图文内容和社区等丰富的内容形式和创新互动的运营方式,保持国内游戏直播行业的领先地位的同时,探索新的增长点。”
优化投产比,
精品自制内容带动毛利率提升
从财报来看,直播仍是斗鱼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第一季度直播收入17.27亿元。
斗鱼账面现金依然充足。财报显示,截至年3月31日,斗鱼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和长期银行存款为63.15亿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游戏直播跑马圈地,重金砸向头部游戏主播、顶级赛事,如今业界的趋势转向精细化的深耕细作模式,回归商业本质,提升运营效率。可以看到的是,第一季度,斗鱼继续优化了投产比和成本控制,使得平台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净亏损收窄、毛利率提升。
以成本控制为例,斗鱼年第一季度营收成本为1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营收分享费用和内容成本为1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2%;带宽成本为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8%。
在运营费用方面,斗鱼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亿元下降11.2%。但斗鱼并未减少对于研发的投入,该季度研发开支为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亿元同比增长4.5%;总务及行政开支为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万元,同比增长2.3%;其他运营收入为万元,而去年同期其他运营收入为万元。
毛利方面,斗鱼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2.亿元,去年同期为2.亿元。毛利率为13.6%,去年同期为12.1%。
在优化投入产出比和提升毛利率上,一个典型的动作是,斗鱼放弃了采购部分价格过高的赛事版权,转向加大了对于精品自制内容的投入。
第一季度,斗鱼平台推出了近场自制电竞赛事,数量相较上一季度增加近50场,是去年同期的近4倍。自制赛事的内容类型覆盖了职业赛、主播赛、水友赛、高校赛、娱乐赛等,以此来满足重度游戏用户和中轻度游戏玩家的多元化观赛需求。
其中,大学生校园赛事是斗鱼搭建自制赛事体系的一个重点方向,截至一季度末,斗鱼已经在全国29个省份个市落地高校赛事,覆盖所高等院校,累计举办场电竞赛事,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了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此外,经过长期运营和品牌积累,斗鱼多项自制赛事的专业度和行业影响力受到官方认可,成功接驳官方赛事通道。例如,LOL云顶之弈斗鱼平台赛、斗鱼第五届王者荣耀大师赛、LOL手游斗鱼大师赛已接入腾讯官方职业赛事体系,斗鱼自办的永劫无间赛事已升级成为网易官方赛事的分站赛。打通职业赛事通道后,斗鱼更持续为官方输送了众多职业电竞选手。
除了赛事内容本身,在运营自制赛事的同时,斗鱼也持续完善了主播招募与培养体系,向外可以向赛事官方输送职业电竞选手,向内可以孵化培养优质技术主播,丰富游戏社区内容生态。以国民级手游王者荣耀为例,斗鱼依托王者荣耀巅峰赛设置“赏金令”等激励政策,重点签约招募赛绩优异的高潜力技术主播,并且利用赛事、PGC自制节目助力主播吸粉、破圈。利用这套成熟的主播孵化体系,平台孵化出了超萌木兰、是个枷锁、夏童露露等新星主播,使王者荣耀游戏专区充满活力。顶级主播和优质的赛事内容,替代版权赛事成为平台吸引用户的新抓手。
围绕游戏内容和主播IP,斗鱼打造的PGC综艺也持续进行了新尝试。第一季度,平台累计推出了20多档自制PGC综艺。除了《光速大逃脱》《节奏》《摊王之王》等王牌综艺推出新一季外,斗鱼也深度联动游戏厂商,推出以新游测评为核心的综艺节目《整点游戏》。平台邀请各分区重量级主播及游戏圈嘉宾内容共创,丰富内容池的同时,更通过厂商合作大幅降低了内容制作成本,优化游戏分区的商业转化。
与游戏厂商多维合作,
坚持精细化运营
优质的内容是吸引用户